

千古名刹褒禅寺座落在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中,公元424年(唐贞观12年)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二十余年圆寂后获五色舍利若干粒,因与唐玄宗之师慧忠国师为昆季,随名声遐迩,其弟子改华山为褒禅山,并兴建寺宇,谓慧空禅院,宋高僧中会禅师与元裕禅师相继修建,寺宇规模逐渐扩大,住僧千余人,公元1054年(宋仁宗至和元年),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云游至此,写下千古名篇《游褒禅山记》,该文同时被祖国大陆和台湾引进高中语文课本内,文曰:“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”从此,褒禅寺名扬海内外。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褒禅寺惨遭浩劫,后来此瞻仰者仍络绎不绝并呼吁重建殿堂,恢复原有面貌。含山县人民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呼吁和佛教界人士建议十分重视,同意重修褒禅寺,聘请并确定绍云法师为住持,于2001年10月,正式重建大殿及其他殿堂,经绍云法师的不懈努力,各方大德法师、居士、善信朋友的慷慨赞助,使褒禅寺又初具规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