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皖佛文化

《金刚经》要义简说

来源:安徽省佛教协会网   发布时间:2010年5月3日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金刚经》要义简说九华山 释慧光

   《金刚经》全名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,是《大般若经》的第五七七卷,在天台智者大师的判教中属于五时中的第四时——般若   时,释迦牟尼佛用二十二年时间宣示般若甚深妙旨。般若时是五时中时间最长的。
  《金刚经》是中国佛教界最重视的经典之一,几乎各宗都有注疏。唐代朝廷号令儒释道三家各选其代表性经典汇为一书,颁行天下,佛教所选的是《金刚经》。宋代出家要通过考试,《金刚经》是必考的一科。我们知道,般若类经典主要是讲“空”(弥陀经讲“有”),这在《心经》中表现得非常充分,“诸法空相”、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便是。《金刚经》自始至终在阐述“空”理,众所周知的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、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、以及著名的偈子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中,可见一斑。
  《金刚经》与《心经》的不同之处在于,前者不但告诉我们万法皆空,而且揭示了怎么理解空,同时还开示我们“空有不二,真空妙有”的无上道理。这些主要体现在其反复强调的一个句式里:“说名…,即非…,是名…。”《金刚经》短短32分5837字的篇幅,这种句式竟用了二三十次,释迦牟尼佛不避重复、谆谆至嘱,必有深意在焉。
  我们看,“如来说人身长人,则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。”“佛说诸微尘众,即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。”须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“凡夫者,如来说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”都是这样的句式。
  这些句式,初看来只是否定,目的是要打破愚痴的“执有”    之见。世俗认为一切实有,大就是大,小就是小,多就是多,少就是少,善就是善,恶就是恶,菩萨就是菩萨,凡夫就是凡夫。而以“空”理看,大不是大,小不是小,大即是小,小就是大;多即是少,少即是多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;善即是恶,恶就是善;菩萨即凡夫,凡夫即菩萨。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,一句话,点破众生思维中的荒谬一面,振聋发聩,醍醐灌顶。
  蜕名大身,即非大身,是名大身,“非大身”自然是小身。为什么呢?九华山很大,但如果与珠穆朗玛峰比无疑是小弟弟,无疑是小身。如果站在月球上看九毕山,那就只看到个“微尘”了。也就是说大与小都不是绝对的、实在的,而是相对的、虚无的,这是“空”性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大即是小,小即是大。同理,“是微尘众,宁为多否?”答:“佛说微尘众,即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。”多不异少,少不异多,多即是少,少即是多。
  善与恶亦如此,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善恶观,不同层次、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善恶观,哪有“绝对、固定”的善与恶?一百年前女人还裹小脚、男人还留辫子呢,不裹小脚嫁不出去,不留辫子有杀头之虞。在衣食短缺中我把米面送给你诚然是善举,但对没有得到米面的其他人则就不是善,甚至是恶,因为剥夺了他获得的可能性。连施舍都不是绝对的善,遑论其它。可见说言善法者,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极而言之,善即是恶,恶即是善。
  那么这种“空”观在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呢?芸芸众生总在无休止地争大、贪多、攀高,永远不能满足,因为有了大还想   更大,有了小单元楼房看别人小别墅会眼红,有了别墅看别人的庄园会妒忌;有了多还想更多,十万奔百万,百万争千亿,如果   得不到就会失意,得到了一旦失去就更不得了,不是有好多人在股市下跌时跳楼自杀么?试想,如果能多少领悟“说名人身长大,即为非大身,是名大身”的道理,了悟“大即小,小即大,多即少,少即多”,是不是就能多一点儿清醒,少一些贪欲,从而少一些烦恼或悲剧呢?
  说到善恶,人们往往认为扬善弃恶总没错吧。但如果“执着”的话,求善不得、求善而拘也会烦恼丛生。有个女孩儿出嫁,母亲叮嘱道“你到了婆家,不可为善。”女儿问“不为善,为恶可乎?”母亲说:“善尚不可为,岂可为恶?”这里蕴涵的人生哲理值得玩味。再行,强为善往往是恶的开端,历史上好多有名的酷吏是真心相信自己在“驱民向善”的,而小民避之如仇雠,小说《老残游记》中就有这方面描写。“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”
  举一可以反三,好与坏、对与错、前与后,皆可由此句式类推。正如《六祖坛经》中的“对法”:有与无对,明与暗对,邪与正对,痴与慧对,烦恼与菩提对。用《金刚经》的句式是:说名有,即无,是名有。说名邪,即正,是名邪。说名烦恼,即菩提,足名烦恼,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是:烦恼即菩提。
  有人认为这个句式是纯粹的否定,否定大千世界的实在性,指出人生的虚幻,揭示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”的真实不虚。归根结底就是用“空”来打破对“有”的痴迷。但也有人可能会问,你说一千、道一万,这现实世界却是存在着的啊,这山水、这虫鸟,都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,这日常生活,包括名利权位、饮食男女,不都是活生生的吗?大房子就是比小房子住的舒服,钱多就是比钱少方便,如果善与恶等同,这世界岂不糟糕。所以你这个“空”的理论不符合实际情况,至少是片面的。甚至有人开玩笑说:“既然你口口声声说空,那把你的钱给我吧,反正是空嘛。”对这种诘难,我们该如何应对?
  我以为,正是因不真正理解般若的思想精要、不理解《金刚经》这个句式,才造成一些学佛的人片面谈“空”、谈摒除一切欲望、谈远离尘嚣逃避现实生活、谈终日打坐。佛教称这些人是“偏空”、“恶趣空”,禅宗称他们为“枯木寒灰禅”。《六祖坛经》说过“一付臭皮囊,何为立功课?”
  要知道,《金刚经》这个句式不是单纯否定,而是否定中包含肯定,是涵盖着否定的肯定,“是名…”便是肯定句嘛。看这个句子,“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何以故?须菩提!众生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”“非不众生”的双重否定便是肯定,众生就是众生,是真实存在,我们每天就生活在众生中,我们自己就是众生,怎么能硬说“非众生”呢?而如来“众生众生者”,是既承认众生的真实存在,又深知其当体即空的另一面:千年前的众生决不是当下的众生,今天的众生也决不是百年后的众生,川流不居、变化无常,这便是“非众生”。但同时又不否定“非不众生”。再如,我们还可以从“非法,非非法”中的双重否定“非非法”中得到肯定。否则,“非法”已经是否定了,“非非法”再否定一次做什么呢?
  “非”与“非不”,“空”与“有”,“大”与“小”,“善”与“恶”等等看起来相对立的观念同时是当下具足、当体不二的,用现代哲学的话说是“对立统一”的。凡夫眼中的众生是实有的,执空者认为一切虚幻不实,众生也是“空”的“本来无一物”。这都是边见。凡夫认为善就是善、恶就是恶,执空者认为善与恶没有区别。只有如来既不执“有”,也不执“空”,既不执善恶,也不执“善恶无所谓”,是为中道,是为不二法门。
  禅师说“老夫以前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后来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,现在则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。”这生动地展示了三个不同境界:凡夫看什么是什么,执“空”之人看什么不是什么,觉悟者虽“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,”但决不是凡夫理解范围内的山水,而是包含了“山不是山、水不是水”的山水。不是吗?
  这样理解大千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么?试想如果我们执“空”,大即是小,小即是大,大小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,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进取了,不需要努力工作和劳动了;如果善即是恶,恶即是善,善恶无别,社会岂不乱套了,这是与‘诸恶莫做、众善奉行’背道而驰的。这样做虽然自己能得到解脱,(一切都无所谓了,也就没有了执着和由此带来的烦恼),但显然对社会不利,大乘佛教批评小乘人是“自了汉”,便由此而来。因此不但要破对“有”的执着,也要破对“空”的执着。
  执着“有”的凡夫会生烦恼,执着“空”的小乘只求自己解脱,罔顾他人。大乘修行者所取的态度是“出没即离两边(《六祖坛经·付嘱品第十》)”既能了达“空”理而使自己不生烦恼、得大自在、“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”,又能“心无碍、无有恐怖、远离颠倒梦想”地从事利益众生的工作。“以出世的境界,做入世的事业”,这难道不是一个圆满的人生,和谐的世界吗?
  《金刚经》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式,不仅是我们理解佛法究竟智慧的钥匙,更是当前人类祈愿和平共处,创造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体悟和境界
该篇作者为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,九华山回香阁住持。该篇在安徽省佛教协会2009年讲经交流会上获菩提奖

上一页《金刚经》要义简说 下一页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浅论
安徽省佛教协会网 © 版权所有:安徽省佛教协会
办公地址: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丹霞路292号大观音庵 邮编:230601
电话:0551-63870900 投稿信箱:ahfjxh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