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皖佛文化

《心经》讲义

来源:安徽省佛教协会网   发布时间:2010年4月28日

                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讲稿 释慧庆
 

  《心经》的全称是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按词意停顿,该读成“般若、波罗蜜多、心经”。
  “般若”在梵文中是“智慧”的意思,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典里就有意译为“智慧”的。但采用音译的“般若”占大多数,其原因有二,一是出于尊重,特殊化是表现尊重的形式之一;二是避免误解,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“智慧”在佛门看来是一种世俗的小聪明,不能涵括“般若”的“大智慧”。
  般若一词在佛经中占有极重要位置,数量上占全部经的三分之一,内容上有“般若乃诸佛之母”之说,“五度如盲,般若为导”。《大般若经》六百卷,其精华浓缩为五千字的《金刚经》,再凝炼为二百六十字的《心经》。这二百六十字是《大般若经》的核心,是“诸佛之母”的核心,是佛法的核心,所以被称为“心”经。
  下面解释正文。
  “观自在菩萨”指修般若法门者,即发菩提心而求成佛者。“观”是对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,由此洞见人生究竟。学佛的目的是悟入真谛,摆脱一切系缚,得到身心的“大自在”。凡此皆可名“观自在菩萨”。
  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,“波罗蜜多”是“到彼岸”之意,即从愚痴、烦恼的此岸到智慧、解脱的彼岸,这是学佛者追求的境界。加一“深”字,说明佛门智慧非同一般。
  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“照”与“观”意思大致相同,有体认、明了之意。“五蕴”是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这五种自然现象,包括物质世界(色)和精神世界(受、想、行、识)。“五蕴皆空”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“空”,此处的“空”不是“什么都没有”之意,而是包括“运动、变化、无限”等多重深义。
  “照见五蕴皆空”是因,“度一切苦厄”就是果,即懂得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便能解脱人生痛苦。为什么呢?
  生活的内容不外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,而这两个内容又是密不可分的。人生苦厄也不外乎生理与心理两种。佛教是从心理入手,“降伏其心”,从而达到心理及生理上的解脱、自在。众生心理痛苦、烦恼的原因说穿了一是“不满足”,二是“不满意”,所谓“贪”即前者,“嗔”即后者。烦恼的根子是“痴”,即被错误和愚昧所主宰,认为世间的一切是有意义、有价值的,是真实、固定的;金钱有价值,地位有价值,名誉有价值,男女有价值,所以拼命去追求而不能自拔,得不到时会痛苦,得到了怕失去仍然痛苦,失去了就更痛苦。我们试想想,是不是一切心理痛苦都是这样产生的?而心理痛苦又往往会导致许多生理痛苦。
  怎么才能解脱痛苦呢?《心经》教导我们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,即领悟到世间的一切其实都是“空”,是不真实、不固定、无价值的。你当作宝贝疙瘩的东西不过是“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”,华屋会坍塌,美女会成白骨,你追求这些“虚妄”的“相”不是很可笑吗?“痴”是把大千世界看作实有,从而导致“贪”和“嗔”,引发痛苦和烦恼。而“空”就是破“痴”的金刚。
  所以说“空”是般若的核心,是佛法的核心,历史上佛教就曾被称为“空宗”。《心经》的核心是什么呢?就是“空”。下面让我们接着看《心经》是怎么一步步阐述“空”理的。
  “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”“舍利子”即“舍利弗”,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。这里释迦牟尼佛是用对舍利子说法的形式给众生开示。
  “色”是五蕴中的第一蕴,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“物质世界”。“色”本来是指能看到有颜色的东西,扩展为一切看得见、摸得着及看不见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也包括在内。
  我们看到的九华山是大山吗?是,但同时又不是,如果在月亮上看,九华山只是一个小斑点。无量劫前没有九华山,无量劫后也没有九华山,九华山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已。“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”,空,其实一切都是空的。
  色蕴既是空,依此类推,五蕴中的后四蕴当然“亦复如是”。这里要说明的是“受、想、行、识”四蕴是精神、心理世界。
  “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一棵草有生灭,从春天的发芽、开花,到秋后的死亡,这是谁都看得见的。但从大自然来说,草的“一岁一枯荣”不过是来自泥土又回到泥土,并没有生出什么,也没有灭失什么,大千世界本身“不增不减”。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,但你看宏观的大自然本身有生灭么?有增减么?我们的观念里有垢有净,但从整个大千世界看,有垢么?有净么?什么是垢?什么是净?《红楼梦》中道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,并非指的是大雪情景。
  如果我们能够照见“空”的这些不同内涵,就可能更“看破红尘”,既然一切是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那我们所有的追求,奔波劳碌,贪婪攫取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?人生百年不过是“百代之过客也”,秦皇汉武,要权有权,要钱有钱,千百年来令多少人艳羡,但若放在广袤的宇宙尺度里则渺小得可以忽略而不计,毫无价值。大人物尚如此,遑论芸芸众生呢。愚痴凡夫能意识到我们的一切追求是“空”吗?
 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,“空”不是证而得的,而是本来即空,不假求证;“空”不是你要修行达到的境地,而是大千世界的本质属性,般若智慧只是让我们认识到这宇宙的真实、从而活在“本真”中而已,岂有它哉。
  龙树菩萨的“八不中道”:“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”与《心经》这“六不”相互发明,各臻极妙。
  “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”这里进一步阐述“空”性,先说“色”是空,再“受想行识”是空,以上是五蕴皆空。再“眼耳鼻舌身意”六根是空,“色声香味触法”六尘是空,合为十二处空。再从“眼界”到“意识界”这十八界是空。
  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;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。”从“无明”到“老死”是十二缘起法,也是空。“苦集灭道”是四圣谛,也是空。“五蕴”、“十二处”、“十八界”、“十二缘起”、“四圣谛”是佛教的框架理论,是构成佛法的基础,《佛遗教经》中讲到四圣谛的不可变易时说:“月可令热,日可令冷,佛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”现在却全空掉了,可见空得有多彻底。但还不够,还要继续空。
  “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。”这里的“智”,依印顺导师说法,理解为“现观”。但我以为,理解为般若亦好,反正一切皆空。般苦是导向解脱、涅的航标,是照亮黯的明灯,却也是无实性、无价值的,因为本来不可能得到什么,要般若有什么用?难道悟入般若是想得到什么?一切本来“无所得”啊。
  “菩提萨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;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。”“菩提萨”是“菩萨”的全称,菩萨证得般若波罗蜜多,就能达到最究竟的涅。什么是涅?心无挂碍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得到解脱和大自在,就是涅。涅是证得一切“空”后的境界。
  “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是“无上正等正觉”之一意,梵文里“阿耨多罗”即“无上”,“三”是“正”,“藐”是“等”,故“三藐”是“正等”,“三菩提”是“正觉”。
  般若与菩提本非二事,前者是超凡脱俗的大智慧,是最高的智慧,后者是无上正等的觉悟。亦有人认为在修行中尚未圆满者为般若,及证得究竟圆满才是无上菩提。鸠摩罗什法师把菩提称为“老般若”,便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。
  “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。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”密咒大多不可解说,但有些咒是可以的,解说起来,实与教义一致。比如《心经》里这几句咒,便是:“揭谛”是“去”,“僧”是“众”,“萨婆诃”是“迅速成就”。那么整个咒的意思就是:去吧,去吧,到彼岸去吧,大众都去啊,愿迅速成就觉悟。
  以上简略地解释了《心经》,但有人或许会问:难道我们的人生、生活真的毫无价值么?那我们还活什么劲儿呢?学佛难道就是让我们厌恶生活吗?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

   (本文作者为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、九华山百岁宫住持)
九华山 释慧庆

上一页《金刚经》要义简说 下一页安徽九华山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现状分析
安徽省佛教协会网 © 版权所有:安徽省佛教协会
办公地址: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丹霞路292号大观音庵 邮编:230601
电话:0551-63870900 投稿信箱:ahfjxh@163.com